产学研基地
汇聚顶尖科研力量,推动量子计算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
研究方向
聚焦量子计算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量子算法研究
开发新型量子算法,解决经典计算机难以处理的复杂问题
量子硬件研发
突破量子比特相干时间,提升量子计算系统稳定性
量子安全通信
研发量子加密技术,构建安全可靠的量子通信网络
核心团队
汇聚全球顶尖量子计算专家,引领技术创新
马教授
首席科学家
量子计算领域国际知名专家
李博士
技术总监
量子算法专家,拥有多项量子计算专利
王教授
研发总监
量子硬件专家,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马鸿洋教授团队在量子计算与通信领域的突出贡献
代表性科研论文
《Effects of initial states on the quantum correlations in the generalized Grover search algorithm》
Chinese Physics B,2021
研究广义Grover搜索算法中初始态对量子关联的影响,揭示了量子算法性能与初始条件的关系,为优化量子计算提供了理论支持。
《Quantum image processing algorithm using edge extraction based on Kirsch operator》
Optics Express,2020
提出一种基于Kirsch算子的量子图像边缘提取算法,显著提升图像处理效率,为量子图像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基于Cayley图上量子漫步的匿名通信方案》
物理学报,2020
利用量子漫步在Cayley图中的特性设计匿名通信协议,增强通信安全性,适用于量子网络环境。
《Quantum Private Queries Protocol on Collective-Dephasing Noise Channel》
Applied Sciences,2020
针对集体退相位噪声信道开发量子隐私查询协议,提升噪声环境下量子通信的鲁棒性。
《基于循环码和信息压缩融合的量子保密通信算法》
通信学报,2020
结合循环码与信息压缩技术优化量子保密通信算法,降低通信复杂度并提升信息传输效率。
《Quantum Multi-User Broadcast Protocol for the "Platform as a Service" Model》
Sensors,2019
设计适用于"平台即服务"模型的量子多用户广播协议,扩展量子通信在云计算场景中的应用。
《Dynamic asymmetric group key agreement protocol with traitor traceability》
IET Information Security,2019
提出动态非对称群组密钥协商协议,兼具叛徒追踪功能,增强多方通信的安全性。
《Quantum Richardson-Lucy image restoration algorithm》
Quant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2020
结合量子受控旋转操作与哈密顿演化,改进Richardson-Lucy图像恢复算法,提升图像去噪效果。
专利成果
《基于匿名纠缠分布的量子对话方法及系统》
授权号:CN110620620B(2020年)
利用匿名纠缠态实现安全的量子对话,适用于高安全需求的通信场景。
《基于诱骗态量子随机化密钥的RFID系统双向认证方法》
授权号:CN105915346B(2018年)
通过量子诱骗态技术增强RFID系统双向认证的安全性,防止中间人攻击。
科研项目与团队贡献
量子计算与通信技术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1547035),研究量子关联与算法优化,推动量子计算理论发展。
参与山东省高校科研计划重点项目,开发量子通信协议及量子机器学习算法。
交叉学科应用
指导团队在《Physical Review D》发表论文,研究强磁场下夸克物质性质,探索粒子物理与量子技术的结合。
参与水下传感器网络协同通信协议研究,整合量子与声学通信技术,提升水下监测系统性能。
合作伙伴
携手顶尖高校与科研机构,共同推动量子计算发展

青岛理工大学
量子信息研究院

量子信息研究院
量子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
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